母亲心怀梦想,仍能乘风破浪!盘点那些在赛场上的“妈妈运动员”
小威廉姆斯
当之无愧的网坛女皇
2017年初的澳网,35岁的美国网球女皇小威击败了自己的姐姐大威,拿到职业生涯第23座大满贯女单冠军。与此同时,她成功超越名将格拉芙,独享公开赛年代大满贯单打冠军第一人的荣耀。
那时没人知道,小威是以两个月身孕的状态赢下了当届澳网。
澳网夺冠后,小威暂别网坛,并于当年9月生下了女儿奥林匹亚。在经历了剖腹产、肺栓塞复发命悬一线、多次手术并且不得不卧床6周等一系列意外情况后,2018年3月,小威选择了美国印第安维尔斯皇冠赛作为回归的首站比赛。
小威坚持复出的原因,毫无疑问便是追平甚至超过网坛名宿玛格丽特·考特24个大满贯冠军的纪录,成为历史第一人。
然而产后复出的小威已然难复当年之勇。尽管在2018年和2019年的温网和美网,她都杀入决赛,但全部铩羽而归,始终无缘第24冠。
其实,对一位年近四十的女球员而言,产后复出仍能四次打进大满贯决赛,已经是一项不可思议的成就,但小威曾经的辉煌战绩,让我们愿意相信她能实现任何奇迹。
虽然冲击梦想的路上困难重重,但小威依然没有放弃,她还在战斗。“我不会想那么多,我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有梦想的人,为了梦想会继续战斗。我对自己有信心,我相信只要按照教练的训练方法,保持科学的训练方法,我将依然充满竞争力。”小威说。
小威最后一次出现在赛场上,是在2022年9月3日。美网女单第三轮,她以1:2不敌澳大利亚选手汤姆贾诺维奇,结束了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战。
至此,这位女子网球史上的传奇,结束了自己27年的网球生涯,正式挂拍退役。
如今的小威已经开启了人生中的“第二盘”较量——回归家庭,做好一位母亲,去探索和体验另一个自我。
刘虹
“走”出更强大的自己
2016年,中国运动员刘虹在里约奥运会上,登上女子竞走最高领奖台,达成该项目“大满贯”的成就。本可以功成身退的她,却选择回归赛场重新出发。
2017年生下女儿,2018年10月,已为人母的刘虹决定复出。“还有一个更强的自己没有被激发出来”,刘虹想要继续探索自己的极限。
复出是一项冒险的决定。因结婚生子,刘虹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系统训练。同时,“妈妈运动员”的恢复训练,要比一般人艰苦得多,光是断母乳和减肥就要花费很大的力气。
更何况刘虹在当时由于剖宫产,遗留的腹痛并未完全消除,腹直肌分离尚有一指以上的宽度,同时肌肉水平衰退严重。
但客观困难没有吓退她,刘虹曾说:“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里,每周的训练量可以达到190公里左右。”
在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炼后,刘虹如愿搭上奥运末班车。东京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,她以1小时29分57秒的成绩,收获一枚宝贵的铜牌。
来到2023年,刘虹的状态越发火热。3月25日在斯洛伐克举行的世界田联竞走巡回赛杜丁西站的比赛中,她刷新了女子35公里竞走比赛的亚洲纪录;4月16日在日本,她又以2小时38分42秒的成绩,再度刷新自己刚刚创下的亚洲纪录。
“再次刷新亚洲纪录,世界纪录也就没那么远了。”赛后,刘虹在社交媒体上表示。
再度出发,刘虹用一个个亮眼的成绩,证明了不设限的人生才精彩。
吴静钰
克服万难不留遗憾
在国内,吴静钰是女子跆拳道一代宗师,在2008年和2012年连续两次获得跆拳道奥运金牌。但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,她不敌尚未满18岁的塞尔维亚小将,戛然止步八强。
里约失利后,吴静钰宣布退役,之后怀孕、生子,有几年时间淡出赛场。而那场失利令她耿耿于怀,她决定为了梦想再拼一回。
起初大家以为是一个玩笑,却不想这位老将用行动,将其变成了一个现实。
吴静钰说,即使在退役的那段时间里,内心仍有继续为国家作战的渴望,“妈妈运动员”的身份是一种激励,“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领域,很多人没有踏进过。这一点非常打动我,我觉得中国运动员也可以像外国运动员那样,成为妈妈后仍可以把自己热爱的事业做好,所以我想到复出。”
但想要重回巅峰,谈何容易。2019年产后复出的那刻起,这位妈妈选手每天都在面对难题,体能下降、髋关节变化、剖腹产留下的刀口至今仍隐隐作痛。“生完孩子整个身体都散了”。
身心都调整到理想状态后,吴静钰在2019年密集参赛,获得了足够的奥运积分,最终在世界跆拳道大奖赛总决赛上,锁定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。
2021年7月24日,是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后首个比赛日,在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1/4决赛中,吴静钰以分数差距爆冷不敌西班牙选手塞雷佐。
之后的复活赛,吴静钰以9:12不敌塞尔维亚选手博达诺维奇,无缘争夺个人第三块奥运会奖牌。
“结果不算圆满,但我已经超越自己的极限,尽力做了自己想做的事。”这位跆拳道历史上首位四朝女元老说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