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青少年与世界杯

2018俄罗斯世界杯:中国元素闪耀赛场,虽未参赛却留下深刻印记

2025-06-19 04:04:58青少年与世界杯 6991

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虽未见中国男足的身影,但“中国制造”和“中国球迷”却成为这届赛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从场馆建设到周边商品,从赞助商到转播技术,中国元素以另一种方式参与了这场全球足球盛宴。

中国制造:世界杯的“隐形冠军”

本届世界杯的7座场馆中,莫尔多维亚竞技场萨马拉竞技场的电梯全部由中国企业供应,而赛事吉祥物“扎比瓦卡”的官方授权商品中,超过50%产自中国浙江义乌。就连球迷手中的助威喇叭“Vuvuzela”,也大多贴着“Made in China”的标签。

中国企业:绿茵场外的商业较量

万达、海信、vivo等7家中国品牌跻身官方赞助商行列,创下历届世界杯中资企业参与度之最。海信更在赛场边打出“中国第一 世界第二”的争议广告,引发全球媒体热议。据统计,中国企业为本届世界杯贡献了约8.35亿美元赞助费,占比近40%。

中国球迷:跨越地理界限的热情

尽管国足缺席,仍有超过6万名中国球迷赴俄观赛,在莫斯科红场自发组织的“中国球迷之夜”吸引逾2000人参与。国内新媒体平台首次获得转播权,咪咕视频优酷通过4K技术让观众体验“云看球”,单场直播峰值突破2000万人次。

“世界杯就像一面镜子,照见中国足球的不足,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。”——资深体育评论员张斌在《体坛周报》专栏中如是写道。

当法国队捧起大力神杯时,俄罗斯世界杯留给中国的不仅是“小龙虾出口激增300%”的经济账本,更引发了对足球青训体系和职业联赛改革的深层思考。这场没有中国队参赛的世界杯,反而让中国与世界足球的对话更加立体。